有了口腔机器人,还有手术大师吗
有了口腔机器人,还有手术大师吗
本周,在欧洲关于口腔机器人的视频报道下,有牙医留言:患者要是移动怎么办?恐怕只能在全麻下/死人上做吧。
视频截取的是展会现场之模型演示,留言的牙医显然大概没到现场,没与厂商提问互动,有这样的疑问实属正常。在现场介绍时,已展示过日常状况下移动头位,机器是能够识别并及时调整的。
很多医生觉得机器参与很可怕,本质上,可能想保留一定的灵活性。此事中外皆同。
数字化见长的Dr. Pradies,曾跟我吐槽他朋友——也是欧洲知名外科教授——对新技术充耳不闻。自诩是非常优秀的手术医生,说什么设备都没有他那双手好使。
有这样的感受,很自然。每位出色的牙医,都是经过千锤百炼,付出极大汗水,才修炼出灵巧的双手。
相当部分人,因此对诸如导航/机器人等产生抗拒。一方面,认为自己的随机应变,是冷冰冰的机械所无法取代;同时,会觉得使用机器,剥夺了身为医生的“自主性”。
之前写机器话题时,有人在下面留言:牙科操作哪能做到标准化,云云。
看了一惊。不能标准化,还有科学性吗?
我想他的意思是,不能把人变为机器。这是对标准化的误解:不是把人类等同为机械,而是提高过程或结果的可控。在医疗里,即便完全做到结果标准化,操作规范化、过程标准化、评判体系同一化,则完全可行。
现代学科都有可标准化之处。正是规模大了,样本多了,理解深入了,才可以总结规律,制定标准,使得结果可以预期。
很多人,一旦说到职业可以标准化,就有本能的反弹,觉得好像就把人贬低为与机器同样了。
拿烹调来说,中国人嘲笑西式快餐,全是工序,没有艺术。肯德基、麦当劳固然千篇一律,正因容易标准化,才可以做出规模化,从而开遍世界。中餐确实博大精深、技艺精湛,依赖厨师个人的技术与发挥,于是限制了可复制性。
在行业的至高之处,总有一些精妙所在,只属于特定的高手,超出平均的发挥达到极致。然而,绝大部分操作,是应该遵循一定流程的。
很多时候,我们容易神化“灵光一现”,因为它能极大地展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,让我们感到极大的影响力和操控力,体会到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的无拘无束——规律没法束缚我,且正是我打破规律,才有“妙手天成”。很多人对这个过程充满向往,西方也有所谓euroka时刻。
只是,当你自觉灵光一现,抛开了所谓的束缚,既有可能让结果更好,亦有可能性让结果更差。
科学进步,不能仅靠个别的天才或灵感,哪怕是euroka时刻,也是做出发现后,通过实验和数据,扎扎实实将发现总结成规律,从而一代一代传下去。前人的改良,得成为后人前进的基石,而非无法再现的“轶事”。
很多人所谓十年经验,不过是把一年经验重复了十年。很多人不想把自己置于“机器”的同等位置,是因为自己达不到机器的精确。
我有个跳跃的联想,过去的经验来自传统的口耳相传、以师带徒。真正的精妙之处,往往要经历千锤百炼,是“难与人言”的领悟。这个固然有过去农耕生产力下的背景,多少也有师傅自我保护的成分。只要过程足够清晰,只要知识足够明了,有了大量复制传播的可能,那么个人就随时可以被换掉。故师傅总要有些不传之秘,才能提高身价,让自己不可替代。
医疗既需要经验,更需要标准。既需要探索精神,也需要合规意识。
从这种意义上说,口腔机器人不会阻止大师出现,只不过帮行业拉高了平均分数。
手术机器人最大的问题是只做手术
个性化与标准化,永远的博弈——我为什么看好口腔机器人
口腔数字化的未来,在中国 or 北美?
作者:MoreThan4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