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体进入鼻腭管的处理方法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5/1/13

种植体进入鼻腭管的处理方法

针对种植体进入鼻腭管的处理,文献报告中的处理方法各异,包括:

01
不做任何处理,直接植入种植体
齐梦星等报告了种植体进入鼻腭管的病例共25例,鼻腭管未做任何处理,无种植体发生骨结合失败,术后有不同程度腭部感觉异常,但感觉异常均在3个月内明显改善。而白石等报告种植体进入鼻腭管,4个月后骨结合失败。

02
鼻腭管鼻腭神经向后侧向移位术,骨缺损部位植骨,同期或分期种植。
植骨方法既有块骨移植,也有使用不同骨替代材料的GBR术。

Art-zil首次报告了1例采用了鼻腭神经先后侧向移位的处理方式,同时行块状骨移植和同期植入种植体,也获得了骨结合,无并发症发生。

Urban等2015年报告了20例鼻腭管区种植患者,利用鼻腭神经侧向移位+颗粒骨粉联合钛支架不可吸收膜GBR术进行骨缺损重建,二期再行种植,经过平均4.18年(范围1.5月~10.5年)的随访,种植体成功率100%,术后所有患者前腭部无主观感觉异常,但进行客观神经感觉功能检查发现6例(30%)出现腭部感觉减退。

03
鼻腭管内容物清除,植骨或不植骨,同期或分期植入种植体。
Rosen-quist等1992年首次提出鼻腭管种植的术式,对于14例上颌前牙外伤脱落的病例,刮除鼻腭管内容物后植入自体骨屑,6个月后种植体植入,种植体骨结合良好,患者无术后腭部感觉异常发生。

Penar-rocha等2014年的一项长约5.8年的随访的回顾性研究,对于13位上颌无牙颌患者,刮除鼻腭管内容物,同期颗粒骨移植及种植体植入,种植体存留率84.6%,两例出现种植体脱落,6例患者术后腭部轻度感觉减退,6个月内感觉恢复正常。

然而,统计所有的累及鼻腭管的中、英文文献,病例数量累计不足100例,大多数文献均为个案报告,仅有3个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,尚无一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。并且文献中并未详细说明不同术式的适应证。

*声明:本文内容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作者:李志进

摘自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9年第24卷第2期

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:4988100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