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磨牙与紧咬牙:患者常见疑问解答与临床建议
夜磨牙与紧咬牙:患者常见疑问解答与临床建议
夜磨牙和紧咬牙都是常见的咀嚼肌不自主收缩的反常现象,因其高发生率,临床上常有患者咨询相关问题。上期我们详细阐述了成人夜磨牙的病因、表现和治疗(点击链接:夜磨牙:从病因到治疗,一次性说清楚!)。那么针对儿童夜磨牙现象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,以及不自主紧咬牙的可能原因和治疗,我们又该给患者哪些合理的建议呢?本文将系统解答这两大患者关注的核心问题。
作者:鹿蕾 于世宾
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
儿童夜磨牙需要治疗吗?
日常生活中,有的儿童晚上入睡后,上下颌牙齿相互摩擦,产生刺耳的声音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儿童夜磨牙,多见于4-6岁的儿童。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家长很焦虑,十分关心该如何治疗。关于此类问题,口腔医师应该如何回答?
在介绍治疗之前,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儿童夜磨牙常见的几种病因:①食物消化不良 儿童晚饭吃得过饱,或临睡前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,夜间胃肠受到饮食不良刺激。②神经过度兴奋 儿童白天玩耍过度,过于兴奋或疲劳;儿童学习压力大,或受到家长的责骂,出现压抑和焦虑情绪;又或者睡前过度兴奋或看了紧张、刺激的影视片,这些都会使儿童入睡后大脑皮质仍处于兴奋状态。③牙齿咬合不稳 儿童牙齿排列不整齐,牙齿咬合关系不稳定,或者处于替牙期的儿童在牙齿萌出过程中暂时性咬合接触不佳、牙龈不适等,都有可能引发大脑某些区域的异常活跃。④体内维生素缺乏 可能存在体内钙、磷代谢紊乱,会引起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。⑤肠道寄生虫 民间俗语有“夜里磨牙,肚里虫爬”的说法,这是指在过去生活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,肠蛔虫等在儿童肠道内寄生,夜间分泌毒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发儿童夜磨牙的现象。当前随着人们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,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。
经过以上病因分析,可以看出儿童夜磨牙很多情况下是由于饮食、营养、情绪等原因引发的,针对这些情况,我们建议家长能做的就是合理调节膳食并确保儿童科学的饮食节律,教育孩子不偏食、不挑食、晚餐不要过饱,以免引起异常胃肠刺激或营养不良。此外,建议父母应给儿童营造一个舒适和谐、充满欢乐的家庭环境,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因素。牙齿咬合不良等局部因素引发的儿童夜磨牙,一般会随牙齿的替换和恒牙列的建立而逐渐消失。如果儿童夜磨牙确实很严重且长时间持续存在,也可以考虑到磨牙症诊治专科为儿童佩戴软质磨牙垫,以减轻夜磨牙给牙齿、咀嚼肌、颞下颌关节带来的不适。对于牙齿排列错乱的儿童,必要时可以通过正畸排齐牙列。
总之,临床遇到此类情况,口腔医师告知家长遇到儿童夜磨牙,不用惊慌。多数情况下儿童夜磨牙可以通过调整饮食、情绪等方式予以改善,必要时可以到口腔医院的颞下颌关节病科寻求医生的帮助。
作者:张跃英 于世宾
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
不自主紧咬牙的病因和治疗分别有哪些?
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在白天或晚上睡觉时不自觉地把上、下颌牙齿紧紧咬在一起,有时紧咬之后还会感觉牙齿或者颌面部肌肉不舒服,临床上称之为紧咬牙,是一种不正常的下颌运动类型。临床上也常有患者咨询关于此类问题。对此,我们应该如何解答和给出合理的建议呢?
一般情况下,我们在放松状态下上、下颌牙齿之间应该有一个大约2-4mm的间隙。大多数人一天当中上、下颌牙齿真正接触(咬碎或磨细食物时)的时间仅大约17分钟。如果上、下颌牙齿长时间地紧咬在一起,就需要颌面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做功,牙齿、牙周组织、颌骨乃至颞下颌关节都会受力。紧咬牙刚开始可能只是牙齿、牙周组织和颌面部肌肉的疲劳、酸困;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牙齿异常磨损、牙齿隐裂、冷热酸甜敏感,牙槽骨吸收、牙齿松动,颌面部肌肉疼痛不适或咬肌肥大、面型改变,甚至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症状等等问题。
那紧咬牙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造成紧咬牙的病因较复杂,一般认为可能的原因包括:①牙齿咬合紊乱 牙齿排列不齐、上下牙咬合接触不稳定、异常早接触点、咬合干扰点等都可能诱发异常神经反馈效应,下意识地刺激咀嚼肌收缩,引发紧咬牙;②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、焦虑以及抑郁等均可能对大脑产生刺激,导致颌面部肌肉持续性紧张,引发紧咬牙;③精神因素与药物 癫痫、帕金森病等精神类疾病,或长期依赖某些精神类药物的患者,常因中枢神经递质异常分泌,导致紧咬牙现象频发;④不良生活习惯 夜间过量摄入酒精、咖啡因及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,同样可能诱发不自主的紧咬牙。
一旦发生了紧咬牙,建议患者尽早到口腔医院的相关专科就诊,并排查可能的病因。如牙齿咬合紊乱的患者可以考虑正畸治疗;精神心理问题可自行调节或求助心身科医生;精神类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可求助专科医生适时更换药物。对于病因不明者,可通过佩戴咬合板、物理放松治疗等方法来减轻紧咬牙的症状。
总之,应明确告知患者,不自主紧咬牙是不正常的,长期的紧咬牙可能损害口颌系统的健康。一旦出现了紧咬牙要及时到口腔医院的颞下颌关节病科就诊。